长城NOA挑战重庆市区路况 实用性表现到底如何?

为了体现智驾系统的实际应用意义与技术水平,长城在重庆进行了一次NOA智驾表现的直播,整体还是比较顺利,基本展示了长城对于NOA技术的信心以及长城NOA的技术路线与应急处理情况。

事实上,长城是国内几个头部自住品牌里布局NOA较早的企业,在2020年就已经有可规模量产的HWA高速辅助驾驶系统上车了,只不过那会儿大家没想到智驾会发展这么快,激光雷达的成本可以下来这么快,所以整个行业除了少部分专注这个赛道的新势力车企,其它都还在三电方面花更多心思。

不过长城倒是一直在发展关于智驾的技术储备,包括在2021年国内第二款全栈自研的量产智驾系统长城高速NOA就已经上车,搭载到WEY与坦克的几款主流产品上。当时摩卡还有一台专门的激光雷达版本,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辅助能力,虽然后来没有铺开,但是技术储备已经是走在了传统品牌的前面。

如今,长城把NOA进行系统化的命名为CP,也就是Coffee Pilot,是整个智能驾驶的产品集,包含感知架构、计算平台、智驾软件等等,是软件到硬件的统称。

在CP这个大框架下,又有CP Basic、CP Pro、CP PLUS、CP Ultra几个级别的划分,其中CP Basic主要就是到HWA,相当于行业统称的LCC级别,CP Pro可以最高实现高速NOA,CP PLUS可以实现到记忆泊车(含高速NOA),CP Ultra则支持到城市NOA能力。

在本次直播中,长城NOA常规的根据导航循迹能力还是做的不错,基本上在对信号灯的识别、对摩托车的观察、对障碍物与慢速车的判断等等都在合理预期内,在变道逻辑上也基本符合正常司机的判断,不会鲁莽超车,但也不会持续在慢车道行驶。

在遇到插队、电瓶车逆向超车、鬼探头这种情况直播里表现的还不够多,下次可以直播更长时间展现特殊情况处理的能力到底怎么样,且多场景多频次多角度的展现车辆城市NOA水平。

在地库的记忆泊车方面,长城NOA整体识别率已经精准度还是比较高的,在解放碑地下环道,不仅极其狭窄、昏暗,而且车道标识也很模糊,同时通信信号视线也不佳。在这样的不利路况下,长城NOA系统还是比较能准确识别路牌和红绿灯,并“脑补”生成车道线,最终顺利通过。

总体来说,长城NOA已经具备可以正常使用的实际意义,并且在重庆这类极为复杂的地形与路况条件下,都能相对顺利完成测试。不过呢,虽然厂家宣城测试里程已经有足够的数据,但是在展现出来到场景中还不够多,建议长城以后多直播此类NOA实际表现,同时在一线城市核心CBD进行城市NOA体验,强化长城NOA系统方面的优势,让整个长城在智驾方面的能力更深入人心。

打开APP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