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化能否为“短命”的皮卡续命?
回看2022年的美国汽车市场,皮卡车型依旧是“王者”级别的存在,福特F系列皮卡延续着自身的传奇表现。据统计,2021年福特F系列皮卡的总销量达到了65万辆,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车型分别为道奇RAM和雪佛兰索罗德。
皮卡在美国汽车市场的影响异常深远,这种皮卡霸榜的情况也已经成为美国市场的惯例,其销量一直是远超轿车和SUV车型。而在国内市场,受到国内政策法规的限制,第一批进口的福特F-150皮卡即将迎来强制报废的结局。
舶来品PICK-UP
其实皮卡一词是从英文PICK-UP音译而来,于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,是美国现代牛仔文化的象征之一。之所以美国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皮卡这种车型,是因为其地广人稀,公共交通不够发达,且农耕畜牧发达。考虑到生产需求及家用需求,才造就了皮卡在美国的特殊地位。
但除了美国等少数市场外,全球任何主流汽车消费市场似乎都不太接受皮卡车型。在欧洲、亚洲两大核心市场,由于人口密集、公共交通非常发达,消费者对皮卡的需求并没有美国市场那般明显,无需客货混装的使用场景。因此,皮卡这种将生产和家用结合起来的车型,在欧洲和亚洲市场远不如更加纯粹的家用车受欢迎。
当然,国内也能见到一些皮卡车型的身影,只不过更多是被定义为生产工具。这些皮卡的售价通常在10万元附近,剩下的便是具有“玩具属性”的皮卡。例如以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的福特F-150猛禽基本上算是“天花板”级别的存在了,超70万元的起售价,注定了其冷门小众的定位。
只可惜,即便是漂洋过海的F-150,到了国内市场依旧只有15年的使用周期。根据《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》规定,皮卡使用年限达到15年或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,车辆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废。更重要的是每年年检、节假日高速无法免费畅行、高速上行驶只能走最右侧车道(时速不能超过100km/h)等等限制,让更多人对皮卡望而却步。
虽然国内在逐步放开对于皮卡的限制,也有越来越多自主品牌纷纷推出各种高性价比的车型,但皮卡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玩具。
另外还有更现实的一点是,许多皮卡的尺寸实际上并不匹配我国的道路环境,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一、二线大城市中。以福特F-150为例,其长度已经超过5.9米,宽度更是接近2.2米,并且还有2米的车高,注定其将会被挡在大部分室内停车场门口。无论是日常驾驶又或者是停车,传统美式皮卡在国内使用其实都相当令人头痛。
而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用户而言,皮卡所承载的职能,实际上与一台中型SUV并无区别。它所具备的极限装载或者拖拽能力,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无多少用武之地,而操控、舒适、便利性更是不及同价位的SUV车型。
总体来看,国内市场的皮卡车型两级分化严重,豪华的皮卡太贵,便宜的皮卡又太过廉价。而消费者对皮卡的认知不足,也导致皮卡的市场渗透率低,仍然属于小众品类,始终触及不到主流消费市场。
电动化之后命运会怎样?
抛开消费者层面,皮卡之所以会受到如此严苛的监管,是因为其“货车”的身份。毕竟货车排放大可能会污染空气环境,长时间载货可能会导致机械损耗进而导致车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因此皮卡在绝大多数城市中会被限行。
近几年,国家在政策方面也逐步放开了对皮卡进城的限制。自2016年开始,我国四省被列为首批皮卡进城解禁试点地区以来,放开皮卡进城已成为行业大趋势。几年间,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皮卡解禁阵营。截至目前,全国放宽皮卡进城限制的城市已达到70%以上。
2022年,国务院不断在各类文件中呼吁皮卡解禁,从上半年的“对皮卡车进行精细化管理,研究进一步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”,到10月底直接提出“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”,响应的城市也在快速增加。
也就是说,在监管和消费层面,皮卡都在逐渐向更加实用的乘用车靠拢,如果能再解决皮卡的排放污染问题,那么皮卡就能得到与乘用车相同的待遇吗?
皮卡新能源化也许是取消皮卡强制报废制度的“关键先生”。
放眼皮卡的老家,美国市场正在上演皮卡电动化的浪潮。特斯拉Cybertruck、福特F-150 Lightning、通用HUMMER EV、Rivian R1T以及Bollinger、Lordstown、Nikola等众多“新势力”品牌,都开始布局皮卡电动化产品。
电气化的加入,可以很好地解决在以往内燃机时代皮卡车型固有的“污染大”“脏乱差”等形象。在纯电的加持下,皮卡或许能够保留优势,剔除劣势。再加上近两年来户外露营与硬派越野等新的生活方式兴起,电动皮卡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全新细分领域,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被快速激活。
在国内,吉利旗下的雷达品牌推出了纯电动皮卡RD6,上汽牛EV等自主品牌车型也开始快速布局。电动化已然是未来趋势,皮卡也不例外。与大部分新能源车型一样,电动皮卡的产品力或许将不再是动力、装载能力等传统项目,而是聚焦到户外拓展能力、智能驾驶、智能交互等新的评价体系上来。
在电动化领域,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领跑。如果电动化能让皮卡变成更好的皮卡,那么电动皮卡在国内就有存在的意义,让“工具车”彻底变成“家用车”便指日可待。
大师观察
在当下,即便是“零污染”的电动皮卡,仍需遵守15年强制报废的规定。想要让皮卡从商用车的属性中剥离出来,直接转到乘用车里,不是一蹴而就的,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电动皮卡的出现将会大大减轻皮卡进城后产生污染等一系列问题,更有利于推动形成中国本土的“皮卡文化”。